俘虏机制是同盟战略博弈的核心环节之一。对于俘虏方而言,成功俘虏敌方玩家能直接获取其全部视野,包括侦查其他玩家的行军路线和资源分布。这种情报优势有助于同盟预判战场动向,制定更精准的进攻或防守策略。俘虏状态下敌方无法攻击俘虏方同盟的领地,相当于在局部战场形成临时安全区。

被俘虏玩家需缴纳赎金或等待盟友解救才能脱困,赎金数量与其势力值挂钩,通常需分多次支付。这一机制为俘虏方提供了持续的资源收益,尤其在高战玩家俘虏敌对盟核心成员时,可能显著削弱敌方同盟的集体资源储备。俘虏方的仓库资源无法被掠夺,但失去同盟加成的资源产量可能影响敌方长期发展节奏。

从战术层面看,俘虏状态可转化为战略跳板。俘虏方能够利用被俘玩家的领地作为连接地,直接攻打其周边原本无法触及的区域,实现飞地突袭或绕后包抄。若俘虏敌方盟主,还能连锁触发其全体同盟成员的沦陷,这种斩首战术可能直接瓦解敌方的指挥体系。

被俘虏玩家并非完全被动,其仍保留分城运作能力和部分军事行动自由,甚至可通过配合其他俘虏互相攻击城池实现脱困。因此俘虏方需持续监控俘虏动态,避免敌方利用免战期或夜间体力消耗机制反扑。俘虏机制通过视野压制、资源压制和地形控制三重维度,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变量。